快手与抖音的战争还在继续-短视频之外的竞争_鱼爪传媒

快手与抖音的战争还在继续-短视频之外的竞争

收入结构上,快手与抖音的商业化变现均主要来自于直播打赏、广告收入和电商带货。从2019年开始,抖音直播打赏业务DAU几近亿,月流水数据几近追赶上快手,二者之间有拉开差距的是广告收入和电商带货。

鱼爪传媒-营销资讯

综合市场信息,抖音2019年广告收入在600-700亿之间,贡献了字节跳动一半的收入,而快手广告收入在120-130亿之间。快手则在直播电商领先于抖音,2019年快手直播电商GMV超千亿,仅次于淘宝直播,而抖音直播电商GMV仅在百亿规模。

到了2020年中,快手进行了“单列上下滑”的重大改版,想在信息流广告上分一杯羹。抖音直播电商2020年目标GMV高达2000亿,抖音强攻下,快手将同期GMV目标调高至2500亿。

随着IPO进程的推进,颗粒度更细的数据将展现在投资者面前。但同一时期同一赛道一齐赴港上市,注定了资金会被分流,无论抖音还是快手,都需要使出更大的力气来影响资金的流向。

一、短视频以外的战场

从主App的规模之战、直播业务之战、海外之战到今年上半年的直播带货之战,如果将年底的资本市场IPO之战看作是抖音和快手之间的第5场战役,那么战的不仅仅是资本,而是资本加持下,旧战场的防守与新战场的开拓。

抖音和快手之间,早已不只是在短视频赛道上的竞争,而是嫁接在短视频基础之上多元商业生态的较量。当短视频用户规模逐渐接近天花板,抖音快手开始在直播、电商、游戏、知识付费等领域开疆拓土。二者不仅仅是短视频的杀时间利器,作为流量容器,抖音快手早已将触角延伸到了泛娱乐消费。

今年10月,字节跳动拿出20亿人民币补贴中视频创作者,同时披露抖音中视频消费量已超过20%。抖音将联手西瓜视频,实现中视频内容的规模化生产。而中视频生态的竞争者不只是快手,还包括B站和微信视频号。

不仅如此,抖音和快手还各自向双方的优势领域试探。快手抖音化,革命性地做了上滑下滑单列信息流;同时继续展开南方战役,从抖音手中抢夺南方城市用户;抖音社交化,以多闪为试验场,并在主App上上线了朋友等一系列熟人社交功能,追赶快手生态的社交优势。

竞争白热化的,还是抖音快手交战的第4场战役直播电商。直播电商份属快手今年的战略重点“产业化”,不仅快手高调签下周杰伦、调高GMV目标;抖音也在今年正是组建电商团队、签约罗永浩,并在今年8月宣布了一个在外界看来“有些着急”的电商闭环新规:9月6日起,第3方链接需要通过星图下单可以进入直播间购物车;10月9日起,第3方来源商品将不再支持进入直播间购物车,抖音小店平台来源商品不受影响。

今年年末,抖音快手制定的电商GMV目标也将产生具体的数据验证。但这个围绕高增长冲GMV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快手私域流量粘性太高太强势,不利于将用户ARPU值持续做高;以及以辛巴为代表的快手六大家族的头部垄断问题。这是快手7月电商日活破1亿,8月订单量超5亿背后的生态隐忧。

而抖音尚未产生原生的现象级主播,供应链基本盘还未成熟之时匆忙“断链”,也将在短期内引发生态内主播、商家、服务商的阵痛。

无论如何,电商、中视频,抑或是本地生活、教育、游戏,短视频之外的战场,有大资本输血无疑是一件好事。抑制原有生态的问题,找到新的流量变现方式,将营收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或许比争一个所谓的“第1股”重要得多。文章来源:36氪作者:高歌


【版权与免责声明】 鱼爪传媒要求所有在本网站发布的转载文章,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且注明原作者姓名和文章来源,如有侵权或违法行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和立场,其侵权或违法行为的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