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移动广告效果监测平台AppsFlyer发布《广告平台综合表现报告第十一版》(下文简称《报告》)。《报告》根据不同垂直领域细分出超500个榜单,其中在全球游戏市场中,Google与Facebook成为用户留存指数实力榜的第1与第2。而随着游戏厂商对于再营销重视程度的提升,再营销的效果,也逐渐成为广告平台吸引厂商投放的考量。

就全球游戏市场的广告投放现象与再营销的几种常见方式,游戏日报也于此报告的媒体沟通会上采访到了AppsFlyer大中华区总经理王玮博士。
据王玮博士介绍,目前全球游戏市场投放量多、增加快的依旧是休闲游戏与超休闲游戏。因为此类游戏属于老少咸宜,潜在用户群非常大。因此对于休闲或超休闲游戏,厂商的出发点大多为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用户。
“有的超休闲游戏生命周期会非常短,但这些产品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使其用户量从0瞬间达到一个顶点,然后做变现。”王玮博士说道。不过,由于玩法内容的局限,用户很快就会对此类产品失去兴趣,从而转到下一款游戏。以此类推,休闲与超休闲游戏就会成为广告平台投放量级多的游戏类型。
“这比较接近于当年的工具类应用,短时间内吸引到大量的用户。”
今年3月AppsFlyer发布的第十版《报告》曾提到,目前采用再营销的产品类型中,非游戏的再营销转化占比接近90%,直至今年,才有越来越多游戏类营销人员发现再营销的效果以及检测再营销的有效方法。
王玮博士告诉游戏日报,再营销也叫用户找回,常见的方式为在已有的用户数据库中,根据更加细分的画像与要求进行准确推广。即所获取的用户一旦再于投放平台出现后,便可以看到基于产品的更多定制化广告素材,从而吸引这些用户重新打开应用甚至是二次安装,实现回流。
还有一种方式为,如果产品方合作的是一个新平台,那厂商可能会把目前已经安装其产品的数据库,一次性地上传到这个平台。然后平台会在自己的活跃用户库中,与游戏方提供的数据库做匹配。
因此,平台本身用户覆盖量的多少,也决定了其再营销的优势。这也使得往往越大的平台(如Facebook等),越有优势。《报告》提到,应用再营销对提升用户付费有明显效果,已然成为核心营销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
王玮博士还表示,根据观察,已有近20%的头部广告平台安装作弊量明显下降,但与此同时,也有将近20%的平台作弊率是出于增长趋势。所以在整个行业中,安装量作弊依旧是比较大的问题,且还会冒出新的方式。王玮博士认为,对于移动营销人员来说,安装量作弊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威胁。
【版权与免责声明】
鱼爪传媒要求所有在本网站发布的转载文章,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且注明原作者姓名和文章来源,如有侵权或违法行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和立场,其侵权或违法行为的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