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博营销策略异同点分析-传播属性及粉丝属性_鱼爪传媒

微信微博营销策略异同点分析-传播属性及粉丝属性

虽然新浪很努力地试图为微博加上一层关系属性,但是目前看来成效甚微,微博的传媒属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在关系上继续深挖的可能性。作为一个以粉丝文化为主题的传播体,信息在微博上横向广泛传播的态势,目前没有因为新浪对社交网络的试探而受影响,它依旧像是一个同好会一样,不分性别、年龄、种族地吸引着全世界的兴趣共同体。依赖于熟人圈起家的微信则不然,由于微信主要还是熟人之间的传播,以及朋友圈自身的一系列设置,如评论仅共同好友可见等,也决定了微信在传播方面依然强于一对一的深入和亲密交流,大范围的传播仍然是微信的短板。不过正是由于这两大平台不同的特性,无论是试图用微博营销的手法去微信营销,还是用微信营销的手法微博营销都是缘木求鱼的事情。

鱼爪传媒-微信<a style=微博营销策略" width="50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00px;"/>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件事情就是,粉丝为什么粉你?一个简单的关注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这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将精心制作的信息、巧妙构思的微博营销,用在微信平台追求转发、分享的数目的话,在某种程度上难免会违背这一平台的特性,成效可想而知。相反地,如果我们将微信平台中的语音大规模移植到微博上(之前曾有过语音微博,但是由于微博的性质极度容易忽略语音,后来销声匿迹了),效果也一定微弱。基于微博和微信不同的特性,微博犹如是天生的音响,可以将信息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广而告之,人们之间不需要特地去保持交流,每个人都可以发表和获取信息。你可以把消息传出去,也可以发表你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微信的本质就是社交工具,微信就像我们朋友在一起喝咖啡聊天,这是一个封闭的社交圈不是来去自由的。微信自身的传播分享机制并不是很强大,在传播层面并无追求。我们无法要求微信的传播特别地剧烈,否则或许会适得其反。


【版权与免责声明】 鱼爪传媒要求所有在本网站发布的转载文章,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且注明原作者姓名和文章来源,如有侵权或违法行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和立场,其侵权或违法行为的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