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7条电商行业的潜规则。想必大家对于潜规则二字的听说是来自于娱乐圈明星这方面,殊不知电商行业也存在着潜规则一说!今天鱼爪传媒小编就给大家分享7条电商潜规则!

1、电商潜规则之——品牌上位要贿赂“平台小二”
今年年中,国内一家知名网上交易平台发公告称处理网上经营出现的一些不正当利益的收授现象。
引发这种现象的一方面原因是少数年轻“小二”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滥用资源,但另一方面,这也暴露了很多网商希望通过“潜规则”实现自己的“上位”。
2、电商潜规则之——国内做电商必打价格战
京东做个店庆,其他平台也跟着掺合搅出一场价格战,天猫借光棍节大促,没料最终成了全网商家的价格战决斗场。对于垂直领域的几家带头电商而言,想活下来也得靠价格拼个鱼死网破。
3、电商潜规则之——-快递卖家联手假发货
双11期间订单量的骤然飙升必然导致很多卖家爆仓,进而难以保证货物的及时配送,如果按照平台商的规定,卖家必须在2天或者大促7天中发货要求,爆仓很容易给卖家带来大量的处罚。
4、电商潜规则之——贿赂买家改差评
在国内互联网零售充斥着大量假货的时代,代表诚信、口碑的售后评价成了很多互联网商家的“纠结之处”国内少量的C2C市场实际上是充分交易的自由市场,很容易让一些有特点有优势的网店早早的发展起来,但就如同商贩市场中练摊的摊主脱离不了商贩意识一样,一些C2C交易平台里做大了规模的店家,也会纠结于一些细节,很多商家担心买家对产品负面的评价会影响这款产品的销售,所以店主常常通过给买家一些实物补贴或其他返利小贿赂来修改自己的差评,不过这样的“潜规则”也给商家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不少的恶意评价人员活跃在网络上,形成“坐收渔利”的黑色产业链。
5、电商潜规则之——-企业先拿投资再裁员
“趁着人多赶紧要钱,拿到钱后,迅速裁员。”这成了很多电商的资本生存之道。
这一潜规则逐渐成了企业在苟延残喘之时做的一个星火燎原的美梦,甚至成了一些垂死电商的救命稻草。眼看着公司利润和销售的持续下滑,还要继续推陈出新,发布新战略,以便骗取投资人的“闲置资金”。
6、电商潜规则之——平台大促必有刷单
刷单背后藏着无数的利益玄机,平台大促之时,商家通过部分业绩作弊可以争取到平台商的优质推广资源和业界口碑,以拉高真正的销量。不过,有业内人推测,部分刷单者之所以敢公开刷单动作,一定离不开平台商对这种作弊行为的默许,甚至这才是电商平台刷量成风的主要助长之因。
7、电商潜规则之——-未授权产品照买不误
早先施华洛世奇的的一份对外声明暴露了国内电商平台大卖特卖未被授权商品的混乱现状。而有知情人则直言,中国电商几乎100%未获得国外奢侈品企业的授权,奢侈品仅为其中的一类产品,因为奢侈品企业对渠道管控比较严,一般走直营店,和少量自己管控内的加盟店,但到目前几乎没有一家奢侈品企业授权电商对其销售,而目前国内电商销售的奢侈品,由于未获得授权,产品的渠道一般有三种情况,从经销商那里拿货、海外代购、买尾货。
【版权与免责声明】
鱼爪传媒要求所有在本网站发布的转载文章,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且注明原作者姓名和文章来源,如有侵权或违法行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和立场,其侵权或违法行为的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